行业新闻
当前位置:首页 > 资讯中心 > 行业新闻 >
行业新闻
号外!!全国碳市场开始实际测试
时间: 2021/05/26    浏览量:
导读:
      全国碳市场交易系统已基本完成建设,相关规则制度也已完备,正在组织全国30余家企业进行真实实际的测试。
 
      5月22日,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长赖晓明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的““2021碳中和与绿色发展论坛暨碳中和发展研究院成立大会”上表示:“按照国家安排,现在基本确定,在6月底之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要上线启动,我们现在主管部门的统一领导下,加紧做各项准备工作。”
 
      赖晓明从碳市场的实际操作层面出发,分享了对于碳市场的理解。碳市场的主要目标还是为了服务于企业减排,用市场化的机制,能够让企业以较低的成本来减排,核心是要形成一个合理的碳定价
 
相较于金融资本市场而言,碳市场是一个比较小众的市场
从地方7个碳交易试点的多年经验而言,总的交易金额约100多亿元,交易量不到5亿吨,规模相对较小。但全国碳市场要形成一个合理的碳定价,就必须要有一定的流动性和比较上规模的交易量。
 
赖晓明认为应该从三个角度来推动今后的碳市场建设。
1.尽量多地纳入控排企业,这是增加市场容量的一个前提条件。
第一批为电力行业2200多家企业,“接下来,今年可能会有两个行业进入核算,明年可能进入履约期的范围内。‘十四五’期间,随着行业的成熟、条件的成熟,会逐步纳入其他重点行业。”赖晓明说。
据了解,全国碳市场覆盖范围明确了八个高耗能行业于“十四五”期间逐步纳入,包括石化、化工、建材、钢铁、有色、造纸、电力和民航。在全国市场启动初期,将电力行业(纯发电和热电联产、燃气发电机组)2225家企业作为突破口,纳入第一次交易主体,后面按照各行业的成熟情况稳步推进,成熟一个、纳入一个。
 
2.尽量多地纳入市场参与主体。
全国碳市场在启动之初,参与的都是控排企业。“在条件成熟以后,机构投资会很快地纳入到交易范围里来,会参碳市场。”赖晓明说,接下来如果金融机构也能够参与碳市场,对市场的流动性又将会是一个极大的贡献。
 
3.需要增加交易的品种
“现阶段是现货交易,上海也做了国内的第一个标准化的远期合约交易,正和人民银行清算所在做这个方面的尝试。”赖晓明说,随着市场的发展,未来在条件成熟的时候,还是要尽量多地把衍生品、期货纳入到碳市场,形成一个多层次的碳市场。
“只有形成一个多层次的碳市场,这个市场的规模才能够上去,形成的价格才真正是一个有效的碳定价。反过来也能够对企业的控排成本,对于新能源和节能的投资、技术的导入,形成一个更清晰、更准确的引导信号。”赖晓明说。
 

版权所有:北京万维盈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   京ICP备15045940号-1   温馨提示:请使用IE9版本以上浏览器查看该网站!